万斯:这是我的人生,却是全世界的问题 ,是全世界的悲歌 | 二湘空间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文/云淡风轻
这本书不是小说,也不太像自传,主人公才三十多岁,完成一个人的自传还为时尚早,说是他前半生的成长经历比较靠谱,但也不全面。他说他来自乡下,用我们的话说是个凤凰男,但是不用读完全书就会发现书中的乡下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的乡下,更不是贫民窟。说他来自一个不很发达的工业小镇比较贴切,类似于我们的北方工业城市或者一般意义上的三四线城市,总之他说的乡下人在我看来就是生活在中层和底层的人,这批人不止是美国,在许多国家也都是人口的大多数,包括我国。
《乡下人的悲歌》书成于2016年,那已经是万斯事业有成之后了。这本书不仅记录了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探讨阶层流动与文化困境的作品。
万斯的外祖父母从肯塔基州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向北迁居到俄亥俄,他们通过努力跻身中产阶层,那时一个人赚的钱可以养活一家人,有独立的房子,有漂亮的车子。等到了万斯出生的八十年代(他生于1984年),受经济全球化影响,作为铁锈地带的俄亥俄州,经济变差,好日子开始消逝。他的父母早年离异,他跟着母亲生活,母亲行为粗鲁,作风放荡,一生不停地结婚离婚,走马灯似的换男朋友;还反复吸毒、戒毒。在这样的家庭里,万斯有点像我们说的留守儿童。万幸的是虽然父母都很扯淡,外祖父母相对来说比较开明,鼓励万斯坚定读书才是人生出路。万斯的成长可以说是外祖父母的塑造。万斯高中毕业被俄亥俄州立大学录取,因为交不起学费加入了海军陆战队,退役之后才正式读大学,然后考入了耶鲁法学院。毕业后,他进入硅谷的投资公司,实现了他那个阶层难以企及的美国梦。
结局很励志,但这不止是一个励志故事。它讲述的并不是一个与我们无关的“美国人的故事”。正如万斯所说,“这是我的人生,却是全世界的问题。”他并不是夸大其词,这本书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是因为万斯跳出了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羁绊,始终以冷峻的眼光,审视着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分化、阶层流动、地域文化、宗教信仰、教育公平等等。万斯通过自身的故事,把这些议题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其实是一本关于人类学或者社会学的书,他让我们看到了许多既熟悉又陌生的东西,揭示了深层的普遍存在于全世界范围内的底层人和精英阶层之间的巨大差异。
比如贫困的代际传递: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就业机会的有限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难以摆脱命运的枷锁,继续重复着父辈的贫穷生活;虽说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关键,然而在贫困的乡村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往往难以触及。孩子们在缺乏师资、设施落后的情况下学习,难以获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竞争机会。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压力使得贫困家庭继续面临种种困境,这种困境又导致各种恶性循环,底层人在泥泞中愈陷愈深,难有出头之日。
然后,他点亮了自我救赎与希望之光:面对重重困难,仍需不屈不挠。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全世界: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在书中以非常坦诚的态度分析了自己能从小镇走出的成功原因:原生家庭的痕迹,贫困生活的影响,漫长而艰难的成长。他说,“但上坡路永远不会平坦,我身后的那个世界总能有办法拉我回去。”
书中进入耶鲁的过程,其实描写得很模糊。进入耶鲁后,作者明显感觉到自我与周围的差别。也许正是这种“差别困境”,让他加速了进化。他把“社会资本”作为自己在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成功的重要因素,而“社会资本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会挖掘并利用社会资本的人总会胜出。——这无疑是一条令人醍醐灌顶的职场成功秘笈。
其实,我们知道,这种贫穷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充斥着世界的各个角落。比如我国的东北小城,那里有着许多与《乡下人的悲歌》中相似的故事。铁锈地带与陈旧落后的老工业区,人们面对贫困的不幸和不争,何其相似!在那里许多人的观念里,似乎自己的人生轨迹早已注定,而贫穷则是导致家庭不和睦的原因,这样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困境与痛苦。要打破这样的枷锁,需要的是万斯那样的自我觉醒。
是的,自我觉醒是认知的飞跃,是摆脱贫穷的第一步。贫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是精神上的束缚。只有打破这种认知上的局限,才能真正看到外面的世界,寻找改变命运的机会。自我觉醒之后,不懈地努力则是实现改变的必要条件。
觉醒后的万斯开始认真思索那些长期困扰他的问题:为什么在他的高中同学里,只有他一个人考上常春藤名校?为什么像他这样出身的人,在美国精英群体中少得可怜?为什么家庭矛盾在他的家乡如此普遍?为什么他会觉得耶鲁、哈佛这样的地方遥不可及,好像这些东西是自己所不应该获得的?为什么同样是名校精英,他与同学对现实的感受会有如此深的心理隔阂?
然后,他得出结论,这是阶层固化文化隔阂的缘故。他认为“乡下人”的文化具有家族主义、忠诚感、荣誉感、宗教信仰、保守主义、暴力倾向等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乡下人”的凝聚力和适应力,但也导致了他们的孤立短视和排它。而文化隔阂后果是严重的,这种隔阂深植于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带耶鲁的一个朋友去老乡村店(Cracker Barrel)吃饭。小时候,去这家店吃饭是最高的用餐享受,因为这是阿嬷和我最喜欢的餐厅。而和耶鲁的朋友在一起,它就成了一家脏兮兮、油腻腻的破店。”
我们的生活,无论好坏,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我们自己的决定?多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和家庭背景以及父母没教好造成的?母亲沦落至此多大程度上是咎由自取?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指责并报以同情?”这是一个很鲜活的生存课题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如今的80、90、00后们对贫穷的认知是含糊的,多少能意识到贫穷的存在,但是为什么会陷入贫穷,以及能有什么方法来解决贫穷问题,答案其实一直都不明确。这也造成了对所谓“精英”的反抗和对立。其实贫穷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这本书说探讨的“认知”和“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这两个关键问题,不仅仅对美国,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讲,都有启迪和影响作用。
书中还有一段我印象特别深刻:太多的年轻人对努力工作并不感冒,而好的工作岗位却总是找不到人。一个年轻人有着各种需要工作的理由,如要供养未来的妻子还有即将出生的孩子,他却丢掉了一份有着很好医疗保险的不错工作。更令人不安的是,当丢掉自己工作的时候,他还认为自己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身上就缺少一种主观能动作用——他认为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掌控很少,总是想要责怪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
瞧:面对日益复杂和底层不断躁动的社会现状,万斯并没有替底层人民摇旗呐喊,认为一切都是社会的错。他清楚地看到底层人民自身的问题:不思进取,凡事诉诸暴力,沉溺于酒精、毒品和性,说的比做的多……诚然,他们的命运与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所以他们责怪政府,责怪移民,责怪千里之外的中国人抢了他们的工作。可是“我们在应该找工作的时候不去工作。就算找到一份工作的话,我们也干不长久。我们早晚会被解雇,不管是因为迟到,或是因为偷自家商品然后在易趣网(eBay)上卖掉,或是因为有顾客反映我们嘴里面满是酒味,还是因为每次轮班的时候都要上5次厕所,而且一去就是30分钟”。
就是说,万斯认为“乡下人”的贫穷和堕落,是自己的原因。这也是很令我们深思的。
所以,这本书不光是一部关于贫穷与奋斗的个人回忆录,它跨越了国界,它让我们看到了贫穷的残酷现实和内在真相,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自我觉醒与不懈努力的巨大力量。写的是美国底层人民的困境,但又何尝不是我们大多数人。
万斯在书中反复强调自己是一个“乡下人”,这是他的身份标签,也是他的文化根源。他既自豪又羞愧地承认自己来自一个贫穷、落后、暴力、保守的阶层,他既感激又反抗他们对自己的影响。他试图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寻找自己的归属感,但又发现自己难以融入任何一个群体。这种身份认同的困惑和挑战,不仅是万斯个人的问题,也是许多“乡下人”面临的共同困境。
万斯说:“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我们的悲歌无疑是一个社会学上的问题,但同时也与心理学有关,与社区有关,与文化有关,与信仰有关。”
这也是我们的悲歌。
更多好文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